走近市行政服務中心工商窗口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獎牌,“江蘇省工商系統依法行政文明服務先進集體”、“市級機關優質服務窗口”、“十佳紅旗窗口”……榮譽的背后,是工商窗口7名黨員服務投資、服務創業的一個個感人事跡。
年初,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緊鑼密鼓地籌備上市,突然發現審計報告反映的實收資本與執照相差近200萬元,公司賬務無法平衡,上市準備陷入僵局。得知企業困難后,工商窗口工作人員打破常規,主動與會計師事務所協調,排查出資本不符的原因在于匯率變動。工商人員要求會計師事務所重新出具報告,并變更登記數據,將注冊資本調整相符,幫助公司在4月按期進入上市輔導期。
在創建“黨員先鋒崗”過程中,工商窗口實現了服務“再提速”,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快生優生。窗口簡化登記程序,再造登記流程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“兩集中兩到位”改革要求,將準入許可權全部集中到窗口,登記受理、核準權全部授予窗口人員。同時,積極推行“授權登記+遠程核準”制度,減少審批環節,提高準入效率。目前,窗口“一審一核”率100%,手續齊全當日受理當日發照率95%以上、3個工作日發照率100%。
他們還設置了服務創業“流動崗”。開展“紅盾三服務進四區”活動和“外資外貿企業服務月”活動,對“四區”一次申辦企業超過兩家的,工商窗口啟動“批量服務”工作預案,統一提供申請材料示范文本,批量核準企業名稱,集中指導制定公司章程,集中指導填寫登記資料,批量核發營業執照。
工商窗口服務醫藥園區的做法也可圈可點。他們專門成立了園區工商工作組,建立了服務園區例會制度和定期會商等制度,架設了服務中國醫藥城的“高速輕軌”。局負責同志先后5次帶領窗口工作人員到醫藥城現場辦公,推出量身定制“服務套餐”,及時解決急難問題32個。中國醫藥城國有獨資投資公司“江蘇華信藥業投資有限公司”擬變更為“泰州東方中國醫藥城有限公司”,由于該企業名稱含“中國”字樣須經總局核準。今年春節一上班,市局主要負責人就率窗口工作人員赴北京匯報,爭取總局支持,并最終獲得核準,使中國醫藥城成為全國醫藥行業唯一冠“國字號”的市場主體。
工商窗口對全市重特大項目建立了“專人導辦、指定首辦、及時轉辦、跟蹤督辦”的辦事流程,推行“24小時綠色通道”制度。臺灣緯創資通集團擬投資10億美元在泰州設立獨資公司,工商窗口啟動跟蹤服務責任制,指導企業科學擬定經營范圍,仔細核對經營范圍用語,確保一次性申報成功。為方便企業辦事,工商窗口還積極上爭省局授權登記、年檢,經努力終獲上級局個案授權,實現了該項目不出泰州就能辦妥登記注冊和年檢,優化了企業在泰投資環境。